4月24日-4月25日,第七届新型有机氮源应用与发展趋势研讨会在湖北宜昌举行,来自全国发酵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近400人参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兼职副会长、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石维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出席大会并作主题报告。
会议由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支持,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副理事长周海龙致欢迎辞。他说:新型有机氮源应用与发展研讨会已成为生物发酵产业知名的信息交流平台。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协会将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更好服务于政府和会员;注重谋划布局、引领创新发展,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着力落实落细“六稳”“六保”,稳定行业经济运行;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助力我国加速从生物制造大国向生物制造强国迈进。
石维忱指出,生物助推科技,发酵引领未来,生物发酵产业产品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生物发酵产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创新发展。生物发酵产业将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成为今后拉动我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实现让生物发酵赋能健康中国目标。
石维忱强调,协会将进一步推动“补短板、强弱项,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现有可替代原料的有机成分等加工性能的评价和改造,逐步降低对玉米等原料的依赖度。加强有机氮源等原料的定制化、精细化管理,提高原料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陈坚院士作了题为《未来食品与生物技术》的报告,展示了合成生物学、组学技术、智能制造等先进生物技术对未来食品行业变革的推动,勾画出了未来食品的发展方向。
陈坚院士表示,未来食品突出6个“新”:食品营养健康的突破将成为食品发展的新引擎;食品物性科学的进展将成为食品制造的新源泉;食品危害物发现与控制的成果将成为安全主动保障的新支撑;绿色制造技术的创新将成为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驱动;食品加工智能化装备的革命将成为食品工业升级的新动能;食品全链条技术的融合将成为食品产业的新模式。
围绕“氮源创制、提升效能”会议主题,张和平、陈国强、储炬、王瑞明、刘立明、王禄山、马挺、李啸、张大伟、张博、徐庆阳、崔树茂等十多位专家在大会作了精彩报告,分享了行业最新资讯和最新研究成果。
与会代表认为,新型有机氮源大大加快了新技术应用,提升了生物发酵产业的生产效率。新型有机氮源的发展经验,必将带动传统有机氮源的革新升级,实现不同来源有机氮源的营养要素科学组合、取长补短,多元协同,以满足下游用户对有机氮源多元化、标准化、环保安全等诸方面不断提高的要求,为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提供更充沛的动力。
与会代表们参观了公司生产线、研发和检测中心。代表们认为,氮源会规模层次越来越高、报告质量越来越好、安琪的发展越来越强。
公司董事长熊涛接待了协会领导、院士和专家一行,总经理肖明华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
公司领导覃先武、吴朝晖、李啸参加了上述活动。